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苏轼十讲读书心得读“乌台诗案有感

发布时间:2021-10-25 10:33:23 | 来源:网友投稿

 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才更有利于人类发展

 ——读“乌台诗案”有感

 一、苏轼与王安石 想要解读“乌台诗案”就一定要先说一说“王安石变法”,因为“王安石变法”是“乌台诗案”的起因,也是王苏交恶的最主要原因。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多地爆发农民起义。

 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化的突出表现是土地兼并的剧烈发展。北宋建立始,统治者就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放任地主阶级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却享有不交纳赋税的特权。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减少。太宗时,土地的集中已十分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至仁宗时,更是“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至英宗时全国土地总数中的三分之二已经集中在官户,形势户以及僧侣地主的手中,使大批农民失去田产,沦为佃户,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而走险。至仁宗庆历之初,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已经是此起彼伏,“一年多似一年,一伙强如一伙”,极大震动了统治阶级。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陕南商山张海领导的农民起义;同年湖南桂阳监的瑶汉人民起义。

 (2)官僚机构庞大,军队人数众多,政府财政支出巨大。

 “三冗”构成北宋中叶统治危机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冗官”“冗兵”“冗费”。北宋官僚机构臃肿庞大,官员众多,由于“官,职,差遣”的任官制度,有许多官员只享受俸禄,而无实际职事,此外,还有人数众多的等待差遣的官僚预备队,宋朝文武官员的俸禄十分优厚,“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采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北宋军队数量与年俱增,太祖时仅有禁军 19.3 万人,太宗时增至 35.8 万人,真宗时增至 43.2 人,仁宗时猛增至 82.6 万人,全国军队包

 括厢军在内已有 125.9 万人。北宋军队数量虽多,但由于实行“守内虚外”等政策和“更戍法”,军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战斗力大大削弱。

 (3)“澶渊之盟”之后,宋廷每年都要向辽和西夏缴纳大量“岁币”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其中尤以军费支出数额巨大,天下“六分之财,兵占其五”。真宗末年,朝廷财政收支略有结余,仁宗皇佑元年收支相抵,已无节余,英宗治平二年,已经是寅吃卯粮,财政赤字达 1570 余万缗。当时北宋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深重的外患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此时的北宋内忧外患改弦更张,变法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宋神宗和王安石可能正是明白这一点才这样在短时间内全面推行变法。王安石作为北宋当时的第一重臣担负起了变法的重任,但是当时面临的问题太多了,而王安石变法推进的太快,各项变法条例不仅触及到普通百姓的利益同时也触及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了。由此可见王安石既不代表地主阶级也不代表普通百姓,王安石和宋神宗是想保住宋朝整个社会的统治,由此可见王安石想要保护的是国家利益,保障整个北宋社会的秩序稳定。苏轼没有参与变法,但是他却看到了新法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所以苏轼反对新法。但是从“贤良进卷”来看青年时期的苏轼是主张变法革新的,由此来看苏轼也嗅到了宋仁宗时期北宋的政治矛盾和财政危机的气味,但是苏轼主张缓慢推进变法。或许苏轼是对的,但是王安石也没有错,历史发展到宋仁宗时期时北宋王朝建立之初就埋下的隐患这个时候已经酿成大祸患,或许不是王安石或苏轼任何一个人凭一己之力能解决的。

 2.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如果我们捋一下人类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每隔几百年人类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每次战争大概和人类和平时间大致相等,尤其到了近代,战争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每百年就会爆发一次。我猜想战争爆发的原因大概就如马克思所说是资本导致。每过百年和平日子,人们在快速创造财富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每当贫富分化达到极限时

 就会爆发一场战争。当一场战争打了近百年之后各方势力都疲惫了,每个阶层都开始妥协,谁也不再逞能,大家都渴望和平,都想坐下来休息,于是往往在战争打到所有人的日子一穷二白的时候就开始休战,大家都开始积极劳动,建设家园,好好过日子。百年之后,财富积累,贫富再次分化,当贫富分化再次达到极限时社会各种矛盾再次激化战争再次爆发,战争仿佛成了平衡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的手段,人类也仿佛陷入了发展和战争的怪循环中。但是战争很可怕,我们要做的事是能不能通过分析历史,调和现状,找到避免战争的有效手段。

 3.管理型人才和学者型人才该如何相处 我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名字分别来称呼像王安石和苏轼一样的人才,只好暂时把王安石一类掌握一个机构决策权的人称作管理型人才,把像苏轼一样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善于研究并善于创造发明的人统称为学者型人才。像苏轼、马克思、鲁迅这样的思想家是人类的规划大师,他们往往比常人能更早的感受到社会变化的气味,能更早的预测到人类发展的前景和方向。而像宋神宗和王安石以及我们这些普通人则是这些规划的完成者和建设者。有时候无论遇到怎样的阻力,但是历史仍然会朝苏轼这类人类规划大师预见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朝代像宋神宗、王安石一样的决策者却决定着当时社会的发展方向,而像苏轼一样的学者型人才却是各种政策的执行者。所以到底是管理型人才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还是学者型的人才决定了人类发展的方向呢?在和平时期这两类人该如何相处才更能稳住社会秩序推动人类发展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无谓的倔强不可取,如果当时宋朝王安石代表的新党和苏轼、司马光代表的旧党都能相互欣赏,相互合作宋朝的矛盾或许可以得到解决。只有这两类人相互合作,彼此欣赏才能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保证社会稳定。其实不仅是人才之间需要相互尊重,普通人也用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欣赏、互相合作,社会才能和谐,人类才能更好的发展。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欺骗、尔虞我诈、互相拆台,久而久之就会引发不良的反应。举个反例来说明,说说《红楼梦》。

 二、假如《红楼梦》照进现实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分析人情、人性、社会关系时比苏轼更加冷静、更加客观、更加深刻、更加无情。在曹雪芹眼里一切都是假的。

 1. 贾母——假母。

 贾母看似慈祥实则对子女教导无方,纵容后代行凶作恶,姑息养奸。对于大儿子贾赦的各种罪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王熙凤到她面前控诉贾琏偷娶外室尤二姐时贾母只是假模假样的骂了贾琏一通,尤二姐仍然被留在了贾府;对于后辈女孩子的教导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保贾家富贵牺牲贾府众女孩子的婚姻幸福:把贾元春送进皇宫,把贾迎春嫁给中山狼,一手破坏了宝黛姻缘,导致惜春看破红尘出家为尼;贾政曾埋怨贾母偏心;贾家后辈无一人成才。由此可见贾母并非真的慈母,而是只图自己享受清闲的假母。

 2. 贾赦——假赦 赦:宽恕。贾赦者实则十恶不赦。

 3. 贾政——假政 贾政迂腐,在政治上并无建术。对于儿子宝玉要么不闻不问,要么痛打一顿,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措施。

 4. 贾宝玉——假宝玉 贾宝玉看起来很受重视,实则无人真心疼他,王夫人和贾母雇佣了许多丫鬟婆子围着他、照顾他,使得贾宝玉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连吃饭穿衣都要人伺候,基本没有生活能力,这样的人只能靠吃祖上老本生活。由此可见贾宝玉并未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他只有个看起来体面的皮囊实则腹内草莽,所以他是假宝玉。而且看起来疼他的亲人也并非真心疼他,他最想与林黛玉结为夫妻,可是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联手把薛宝钗塞给她,但是他俩并不相爱,导致宝玉和宝钗婚姻并不幸福。由此可见贾府长辈并非真心疼爱宝玉,她们只想操控他。

 贾府之中一切都是假的,母慈子孝是假的,兄友弟恭是假的,夫妻恩爱是假的,荣华富贵是假的......一切皆假,所以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真心真情才最为可贵。我以前总是嫌弃林黛玉尖酸刻薄,小家子气,现在才明白她才是《红楼梦》

 里真善美的化身。因为《红楼梦》中所有夫妻、男女之间的关系皆为金钱关系,所以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真挚爱情才更为可贵。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宝玉和黛玉这样两个人离开贾府能够生存下去吗?显而易见他们两个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因为贾府长辈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少了生活技能的培训教育,只有享乐和管理他人的教育。

 假如红楼梦照进现实,如果真的生活在贾府这样的家庭里真是件可悲又可怕的事。再次说回苏轼。苏轼父亲苏洵前半生贪玩散漫,这样的性格影响到了苏轼,所以苏轼自少时就有出世寻仙的思想,同时苏轼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比较重,在北宋转型的危急关头公开发表攻击政府的言论这也是不妥当的做法。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不到位是不利于后代成长,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三、现代教育可以从“乌台诗案”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1. 重视家庭教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庭组成的,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做好家庭教育,那么社会秩序自然就好。

 2. 以学校为根据地,开设线下家长学校,共商家庭教育和教育孩子的大计。

 3. 可以开设线上家长学校,方便家长咨询家庭教育时遇到的问题。

 4. 高校开展必修的家庭教育课程,使每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有文化的青年都掌握必要的建立家庭、经营家庭、养育子女的家庭教育知识。

 家长学校开展的目的是帮助每个家庭解决家庭问题、确立家庭发展目标、树立家庭信心,让每个家庭都有活力,让每个家庭都能看到希望,都能通过勤劳节俭使家庭富裕起来。所以我们任何一个组织在开展家长学校或者家庭教育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不要打扰到每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否则就不是解决社会矛盾,而是制造社会矛盾了。

 四、无谓的倔强不可取 王安石与苏轼之间因为政见不同相互抵制,甚至相互拆台,但是晚年两人比邻而居,相互和解,惺惺相惜。苏轼曾在诗中表示如果早在十年前就与您合作就好了。可见晚年二

 人均有悔意,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如果早年东坡不那么倔强,王安石不那么激进,两人合作改革或许宋朝又是另外一种结局,而历史或许会朝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怎样,历史永远都朝前发展,任何矛盾都无法阻止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所有的人,无论是宋神宗、王安石、苏轼都是历史长河里一粒微尘,总有一天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有些人做的有些决定确确实实会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比如说特朗普。美国疫情爆发之初特朗普坚持不封城,导致美国疫情迅速扩大;大选结果公布了,特朗布倔强的不肯下台,导致美国发生暴动。特朗普的倔强就给美国人民带来了灾难。由此可见无论是同事、家人、朋友之间相处时,无谓的倔强不可取。明显的错了还坚持就是糊涂!

 “乌台诗案”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关于人性、人际关系的思考,在叙述上不够清晰,逻辑上不够缜密,可能观点也不够准确,以上文字如有错误敬请原谅,亦可联系我,我做出修改。

推荐访问:有感 苏轼 心得

本文标题:苏轼十讲读书心得读“乌台诗案有感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025/3928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苏轼十讲读书心得读“乌台诗案有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