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新时代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8 16:54:07 |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代互联网+ + 就业精准帮扶研究

  —— 以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为例

 1. 互联网+ + 背景下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概况

 1.1

 就业困难毕业生涵义及特征

 关于就业困难毕业生,目前理论界和业界尚未统一的规范。教育部在 2018 年关于促进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通知中强调,“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包括残疾毕业生、家庭困难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内的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深入实施“一人一策”专项帮扶计划。苗晓静(2017)在研究中认为,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主要是那些在就业中由于竞争力不高、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受歧视或挫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胡鞍钢(2019)指出,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不仅是指其专业技能不扎实,还包括其在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弱势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总体来看,本文认为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是指由于自身、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在专业技能弱、身体心理素质差、表达沟 通能力低以及经济困难等系列问题在内的特殊毕业生群体。从某种意义而言,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相对于非困难群体具有显著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就业能力不高、就业目标不明确、就业心理不科学等方面。一般而言,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 缺乏明确的就业规划,尤其是在专业素质、社会实践、英语计算机等综合技能上存在欠缺,在就业区域上侧重于大城市,倾向于高收入职业,从而出现就业困难现象和问题,亟待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2

 就业精准帮扶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从某种意义而言,就业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概念在就业领域的具体运用,关于其明确的概念至今理论界和业界尚未有统一的界定。2016 年以来,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先后多次发文,强调“以实名登记制和精准服务为抓手,大力开展就业精准帮扶计划”,“集中围绕就业困难毕业生和长期失业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总体来看,本文认为就业精准帮扶是相对于以往的“粗放式” 或者“大水漫灌式”就业帮扶而言的,主要集中在帮扶对象精准、困难识别精准、帮扶目标精准和帮扶措施精准等诸多方面。帮扶对象精准,是指有关部门要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基本信息进摸排和登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困难识别精准,是指有关部门要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准确探究,为开展精准帮扶提供针对性指导;帮扶目标精准,是指有关部门要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诉求掌握精准;帮扶措施精准,是指有关部门要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提高就业帮扶的效果和质量,从而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和素质。关于就业精准帮扶的理论基础,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和参与发展式理论两

 种。皮奥里(1970)在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中指出,由于社会制度等多种原因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层分割,不同劳动力在不同层级之间难以正常流动。保罗·弗利埃(1986)强调,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 “赋权”,即努力提高相关人员在管理决策中的发言权、主动权和决策权,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1.3

 互联网+ + 背景下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尤其是 2015 年以来,得益于国家高等教育的良好政策和当地独特的办学优势,豫西北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以焦作大学、焦作师专、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和焦作工贸学院为代表的豫西北高等职业院校,集团化、规模化办学实力逐步增强。截止到 2018 年 12 月底,豫西北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达 4.5 万人,其中 2018 届毕业生人数为 14341 人,就业困难毕业生人数占比 。为了促进当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构建 和谐社会,焦作市和济源市各级政府先后通过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等多种手段, 鼓励和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比如,《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焦政〔2017〕21 号),明确提出“各县市区要着力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救助和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就业补贴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包括就业困难人员在内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创业”。统计数据显示,在豫西北高职院校 2018 届就业困难毕业生中,遭遇就业歧视的人员占比为 ,一次实现顺利就业的比例仅为 ,就业满意人员占比仅为 。由此可见,目前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还不是很理想,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把握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意向,探寻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对策,下面本文以豫西北高职院校的 500 名 2019 届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调查和分析。

  图 1-1:互联网+背景下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图

  2. 互联网+ + 背景下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2.1

 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区域意向及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就业研究专家李一平教授在研究中指出,从某种意义而言,大学生的就业区域流向深刻反映了地域的经济状况和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就业期望和生源结构。在本次调查中,本文针对豫西北高职院校的 500 名 2019 届就业困难毕业生,主要设置了河南、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四个主要就业区域选择地进行调查。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分别生源毕业生选择在河南、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作为就业意 向区域的占比分别为 、 、 、 ,其余 选择的是其他 就业意向区域。与此同时,在选择河南作为首选就业区域的就业困难毕业生中, 农村生源毕业生占比 、家庭困难毕业生占比 、残疾毕业生占比、少数民族毕业生占比 。由此可见,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就业意向区域选择上,更多的将河南当地作为首选就业目标地,这与豫西北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是一致的即豫西北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河南当地学生。进一步分析表明,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尤其是残疾毕业生,之所以将河南作为首选就业意向区域,主要原因就是在“老家河南”可以更好地利用亲缘或者家庭因素实现就业。

 图 2-1:互联网+背景下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意向区域统计图

  图 2-2:互联网+背景下选择河南作为就业意向区域的就业困难群体类型统计图

 2.2

 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职位意向及分析

 相对于就业意向区域选择,就业困难人员在就业时更为看重就业职位的选择,毕竟就业困难毕业生相对于非就业困难毕业生而言,在就业市场具有诸多先天劣势,尤其是残疾毕业生和农村生源毕业生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调查中,本文主要设计了技术人员、升学深造、考取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等四个选择类型,作为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意向职位选择的目标项。

  图 2-3:互联网+背景下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意向职位统计图

  图 2-4:互联网+背景下选择技术人员和升学作为就业意向职位的就业困难群体类型统计图

 统计数据结果现实,在豫西北高职院校 500 名 2019 届就业困难毕业生中, 选择将技术人员作为就业意向职位的占比高达 ,选择将升学作为就业意向职位的占比 ,选择将考取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作为就业意向职位的占比分别为 和 ,其余 则选择其他就业意向职位。由此可见,目前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将技术人员和升学作为主要就业意向职位,而考取公务员和进入事业单位的就业意向似乎不是很强烈。另外,在选择技术人员和升学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类型中,农村生源毕业生占比 、家庭困难毕业生占比 、残疾毕业生占比 、少数民族毕业生占比 。分析表明,造成上述就业意向职位选择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豫西北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是机电、化工、冶金和旅游管理等专业,加上他们的高职学历不是很高及家庭背景等原因,于是在除了选择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之外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升学来提高就业竞争力。

 2.3

 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月薪意向及分析

 图 2-5:互联网+背景下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意向薪水统计图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专家张俊教授在研究中强调,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求职月薪诉求,我国大学生的求职月薪诉求具有独特的特征,即中国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往往将职业稳定性、收入稳定性以及工作体面性等因素看的很重,相对来讲对月薪诉求看的不是很重。在本次调查中,本文主要设计了 2000 元以下、2000-3000 元、3000-4000 元、4000-5000 元、5000 元以上等五个薪水 档次,让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选择。统计数据结果显示,选择将 2000 元以下作为就业月薪意向的最低即占比仅为 ,选择将 2000-3000 元作为就业月薪意向的占比 ,选择将 3000-4000 元作为就业月薪意向的占比,选择将 4000-5000 元作为就业月薪意向的占比 ,其余 的选择 5000 元作为就业月薪意向。与此同时,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在选择 2000-4000 元之间的就业意向薪水类型分布中,农村生源毕业生占比 、家庭困难毕业生占比 、残疾毕业生占比 、少数民族毕业生占比。由此可见,目前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在薪水诉求上主要集中在 2000-4000 元之间,即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月薪水诉求不是很高,这与豫西北乃至河南省的整体经济发展和工资水平是一致的,也与上文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 选择河南作为主要就业意向区域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图 2-6:互联网+背景下选择 2K-4K 为就业月薪水的就业困难群体类型统计图

  2.4

 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意向及分析

 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在研究中强调,按照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和参与式发展理论,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困难群体,他们都会对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推送、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存在帮助需求,所区别的只是各自

 的侧重点不同。问卷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就业帮扶意愿选择上,选择就业政策帮扶的占比 ,选择就业技能培训的占比 ,选择就业信息推送的占比 ,其余 则选择就业心理辅导。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就业帮扶意愿选择上主 要集中在就业政策和就业技能培训上,相对而言选择信息推送和心理辅导的比重不是很高。进一步挖掘数据发现,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之所以看重就业政策帮扶,主要是他们对政府的就业政策支持很看重,“希望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对要对我们进行歧视”。另外,由于种种原因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相对于非困难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上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对学校和各级政府的针对性就业技能培训很看重,当然各类不同的困难毕业生在就业需求帮扶上存在一定的差别。统计数据显示显示,在选择就业政策帮扶和就业技能培训方面,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类型分布中,农村生源毕业生占比 、家庭困难毕业生占比 、残疾毕业生占比 、少数民族毕业生占比 。

 图 2-7:互联网+背景下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意向统计图

 图 2-8:互联网+背景下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意向选择类型统计图 3. 新时代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互联网+ + 就业精准帮扶对策

 3.1

 互联网+ + 精准识别,全面把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需求

  新时代,豫西北高职院校强化就业困难毕业生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要首先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识别工作,着力通过理念更新、方法创新和方案完善等模式,切实构建动态跟踪机制,精准识别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的类型、形成原因和主要帮扶诉求,从而为开展针对性的精准帮扶提供坚实的支撑。首先,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管理部门要更新观念,逐步从以往的被动式开展工作,向现代主动式识别转型升级,从而形成至上而下、上下结合、紧密互动的就业困难毕业生识别机制。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主动与学校的学生处、团委和二级学院等有关部门加强合作,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访谈等形式走进班级、走进寝室、走进食堂、走进学生,向学生敞开心扉,而不是像以往的那样由困难学生自己申报,这样必然会引起就业困难群体的共鸣。其次,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管理部门, 要完善工作方法,着力打造由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学生干部和党员等人员构成的就业困难毕业生识别小分队,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和社会实践等细致入微的观察,动态识别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具体状况。最后,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管理部门,要创新精准识别工作机制,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问题台账,科学分解就业困难学生类别、主要问题类型、形成原因和帮扶措施以及责部门和责任人,从而为开展高效帮扶奠定基础。

 3.2

 互联网+ + 精准服务,强化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

  新时代,豫西北高职院校强化就业困难毕业生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要在数据挖掘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形成原因和求职帮扶诉求,采取“一对一”式的精准帮扶,切实实施差异化、个性化乃至定制化的就业帮扶机制,着力提高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素质。首先,豫西北高职院校的就业管理部门,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具体实际,综合调研结果,着力从发放就业补贴、网络电话费以及实施偏远地区甚至西部就业奖励等,并辅之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技能培训,从而从经济、政策、择业观念以及信息推送等方面提供 “一揽子”就业帮扶。其次,豫西北高职院校的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要针对学业困难毕业生的具体实际,着力从引领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健康的学习习惯、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强化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 帮助他们完善自我,从而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最后,豫西北地区各级政府和高

 职院校,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具体实际,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少数民族的有关优惠政策,重点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择业理念、就业创业的关系等方面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切实让少数民族就业困难毕业生感受到党和组织的关心与温暖。

 3.3

 互联网+ + 精准对接,运用互联网 + 强化就业信息的推送

 新时代,豫西北高职院校强化就业困难毕业生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要顺应物联网、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载体创新机制和制度,助力搭建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就业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平台, 接力数据挖掘和精准匹配方式方法,从而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推动精准信息提供精准服务。首先,豫西北高职院校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着力将学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纳入学校战略管理层面,建立学校就业信息管理和推送系统,并与广大毕业生的手机终端进行对接,充分发挥学校就业信息平台 APP、手机终端、微信、QQ 等各种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推送及时化的求职信息。其次,豫西北高职院校,要主动作为积极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尤其是就业管理部门进行对接,努力搭建政府、企事业单位、高职院校和就业困难毕业生之间的信息无缝传递机制,确保就业信息真实、信息推送精准,尤其是要善于利用就业公众号等信息传播手段,精简就业信息传递和推送流程,及时将优质宝贵的就业信息推送给就业困难毕业生。最后,豫西北高职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中厂、厂中校”的教育就业一体化范式,及早引领就业困难毕业生提高就业创业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教育、就业和创业的一体化。

 3.4

 互联网+ + 精准管理,提高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质量

  新时代,豫西北高职院校强化就业困难毕业生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要时刻以互联网+精准管理为抓手,以完善就业统计为载体,以就业信息反馈为引领, 以鼓励就业困难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小微企业就业、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为导向,不断提高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精准管理质量,为更好地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首先,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管理部门,要健全和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统计机制,着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统计模式,实现入学、学习、交往、实践、求职和就业创业的全覆盖,并以精细化、精准化的数据挖掘为载体,切实提高学校就业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其次,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调动二级学院的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着力围绕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诉求、就业单位、就业地域、就业薪资以及就业满意度等,

 进行系统化反馈,并科学运用反馈结果,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帮扶机制,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机统一。最后,豫西北高职院校就业管理部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尤其是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引领广大就业困难毕业生更新观念,积极到小微企业、到西部地区、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

推荐访问:互联网 帮扶 精准

本文标题:新时代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828/17251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新时代互联网+就业精准帮扶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