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2 12:12:0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但如今的社会生存状况却令人担忧。为维护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生存,促进其传承发展,本文探讨了四种保护性开发模式,即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同时,文章对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模式 原则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

中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几乎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底蕴深厚,长期以来,它以其历史性、地域性、原创性、包容性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中原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6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相比,显然“传承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有要义。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完全依赖“输血”式的国家投资,而应当恢复其自身“造血”机能,从而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性状态。因此,兼具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成为其活态生存的一条适宜出路。因此,本文将以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为论题,根据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总结出相应的开发模式进行开发,从而挖掘出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葆有中原文化的优秀基因,实现这一历史文化形态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对建设当代形态的中原文化和中国文化,推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

1 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为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一方面肩负着为公众传播历史与文明的使命,另一方面,也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藏和改善的使命。要充分发挥博物馆收藏、诠释和展出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都可以通过在博物馆里陈列实物、复原景观、现场模拟等形式得以重现,这种形式可以使游客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和我国古老的民族风情。“使观众透过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看到历史和现实的传承,看到昨天和今天的对接。”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博物馆在过去的岁月为各国政府带来了丰富的经济回报。在当今,现代博物馆更注重参与性、互动性,这一点,与现代人追求参观体验的要求相契合,从而使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承担重要角色。在这方面,湖南凤凰山江苗族博物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集苗族古老的文化艺术为一体,刺绣、挑花、蜡染、织锦等工艺美术应有尽有,另外,还包括苗族鼓舞、祭祀等苗族传统的文化习俗。它的特色首先在于充分发挥苗族文化资源优势,增强观赏性。它将苗族的历史文化浓缩在一个个展室中,生动而集中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另外,苗族博物馆还可以让游客深入其中,参与和体验苗族生活与当地独特文化。苗族博物馆自开放以来,苗族文化旅游日渐红火,实现了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和谐共赢。

这些成功的例子为我们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006年,河南博物院年举办了《河南省民俗艺术精品展》,较为系统地展示了可以反映中原大地民风民情的民间服饰、民间工艺美术、民居建筑及陈设、民间节庆用具等,展出内容包括朱仙镇木版年画、浚县泥咕咕、淮阳泥泥狗、汴绣、剪纸、麦秆画、罗山皮影等民间文化艺术精品。除静态实物陈列让参观者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美绝伦外,还特意把民间老艺人请进博物院,朱仙镇木版年画、民间泥玩具等现场制作、濮阳麦秆画现场绘制,使参观者零距离接触并体验了古老而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博物馆进行了另一有益探索,即成立了“华夏古乐团”。乐团本着尊重和复原历史的严肃态度,多角度地研发和探索了中原地区的古代乐器、乐曲和历代服饰。中国知名的音乐史学家对古代乐曲、乐器进行研究、创编、配器,营造出了一种瑰丽多姿、神秘清远的艺术意境,使人真切体味到了先秦音乐的魅力。而今,河南博物院的“华夏古乐团”以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为依托,为河南文化旅游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促进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2 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

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是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是一种“活态”文化,它只有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才能生存。所以,我们不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生存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原真性,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保护。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村),能将民族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在原生地活态开发方面,河南省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04年6月起,在河南省积极推动和促成下,中国民协多次组织有关专家组来河南省考察,并命名了四十多个中国民间文艺之乡。这些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将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3 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的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项非物质遗产进行综合开发,通常以节庆活动、庙会等为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类、技艺类等可用于此类开发形式,通过开发,可综合展示特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潍坊市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会”;海南的国际椰子节;新疆的葡萄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吴桥的“杂技节”;岳阳的国际龙舟节;以少林功夫为依托的大型节事活动“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浚县正月古庙会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综合开发。在物质遗产的开发中与具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必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如在徽州古建筑的游览中加入当地竹艺等传统手工业制作、在苏州园林中可以安排昆曲的表演等。在这方面,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的联合开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游览少林寺之余,游客可以欣赏到少林真功表演《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游客一方面可以欣赏到少林寺的宏伟壮丽,另一方面也可以领略到少林功夫的博大精深,这对两种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4 “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

民俗村、民族风情园是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表现形式。将各地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一炉,满足游客的观光、休闲、娱乐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和交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开发模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双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山东省安丘市的“青云山民俗乐园”、临沂市的“圣能乐园”、济南市“九顶塔民族风情园”以及营南县的“沂蒙乡村风情园”等,属于这种“异地集锦”式的开发模式。在这方面,河南省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开封市建立了“清明上河园”,它是一种以历史民俗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营建了当铺、茶肆、酒楼等仿宋建筑,给人一种回到宋代的真实感。同时对瓷器、年画、汴绣等宋代艺术进行集中展现,游客从中可以享受到艺术的熏陶。此外,游客可以观看杂耍、斗鸡、博彩等表演,从中可以体味当时的京都风情,同时游客也可以参与到宋代婚礼习俗等节目当中去。河南省同时投资1.35亿元打造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色彩浓重,景致婉约,音律曼妙,场面宏大,视觉场景极度华丽。清明上河园融合多种非物质文化对河南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1 保护第一,持续发展原则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民族性及传承的经验性决定了这种文化形态的脆弱性。但它同时又以有无可取代的唯一性,彰显了自身的价值。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的精神,要以保护和抢救为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还要合理利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在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必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在此,我们要区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种是可以再生和复制并能实现规模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前者要严格保护,确保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完整和生存环境的优化;而对于后者,则可以在正确指导和科学规划与管理下,进行适度开发和利用。”

2 文化原则

深厚文化内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与艺术的品位。“开发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但在服务内容上则是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因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遵循文化原则。首先开发者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意义具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其次,开发者应从民俗学、文学、史学等多角度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提高开发项目的文化品位,丰富其文化意蕴;最后,开发项目要做到“形神合一”,不但要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形态,还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的精华得以彰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要纠正那种只把文化遗产当成谋取利益的“摇钱树”,破坏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开发模式,否则,将严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就三种效益来看,社会效益、文化效益要优先于经济效益。我们应从多角度唤醒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从而增强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但这一切也不能完全脱离经济效益,在兼具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的活动会使我们的行为更有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要坚决反对那种把经济效益凌驾于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之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歪曲文化本真的行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四 结语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上千年的流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我们而言,弥足珍贵。希望每个人都树立起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积极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来,不断探索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及传承的模式和途径,从而使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形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而,为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2010年度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0-85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学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 刘康:《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

[3] 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4] 温锦英:《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作者简介:丁冬雨,女,1978—,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工作单位: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推荐访问:中原 探析 文化遗产 物质 模式

本文标题: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探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22/26698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探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