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助理全科医师

发布时间:2023-06-29 18: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鉴于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现状和国家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为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师的培养模式。设计了三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三位一体的基地体系和三个方面的师资队伍,并将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与规范化培训并轨实施。这一创新模式将为基层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够运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诊疗原则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实践的助理全科医师,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人才基础。

关键词: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医疗卫生队伍;首都医科大学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背景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规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以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1]。然而,我国农村基层普遍缺乏医疗卫生人才。而且人才缺乏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现有人才队伍的水平更是亟待提高。2012年8月出版的《2012中国卫生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中具有大学学历者仅占5.9%、大专学历占34.8%、中专学历占51.8%、高中及以下学历占7.5%。北京市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队伍的学历结构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郊区县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者也不足五分之一,绝大多数是专科学历。而且这些专科生毕业后未经过规范化培训即在岗位上摸爬滚打,其临床能力与“健康守门人”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由此可见,对于基层助理全科医师的培养,规范化培训和学历提升是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项目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将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成人学历教育并轨实施,打造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助理全科医师的创新模式,为实现“首诊在基层”和“分级诊疗”的服务模式奠定人才基础。

二、 项目内容及运行模式

按照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2],结合助理全科医师的功能定位和农村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经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对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进行了与3年专科教育相衔接的一体化设计,确立了培养理念与培养方式,建设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培养模式。

(一)培养内容

从助理全科医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够运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诊疗原则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实践”的培养目标出发,兼顾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的要求,设计出三部分培养内容(包括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全科医生职业理念与综合素质培养、临床轮转、基层实践),分三个阶段完成。在培养过程中,穿插一系列旨在加强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培养全科医生职业理念与综合素质的课程与讲座,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与职业素养,培养学员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提高临床轮转的实际效果。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全面提高助理全科医师的全科医学理论水平、职业素养、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使学员获得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并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实践,既达到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同时也满足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的水平要求。

(二)培养基地

为有效落实理论培训、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三个阶段的培养内容,制定了基地建设标准,建设了理论、临床、社区三位一体的基地体系;制定了师资准入标准,组建了理论、临床、基层基地三支师资队伍,并开展了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使培训基地和师资能够满足本项目的实施需求。同时,为保证第二阶段所进行的基本医疗能力训练与第三阶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践有机结合,使学员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实践,通过实践强化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我们选择位于远郊区县的优质二级综合医院作为培养基地联合体的龙头、同一辖区的数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实践基地,共同组成培养基地联合体,承担本区县的助理全科医师培养任务。他们既是人才培养的联合体,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联合体,由医院带领社区协同完成的体制机制是高质量完成助理全科医师培养任务的可靠保障。

(三)培养方式

树立一体化的培养理念,强调多学科协同培养的思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指导教师负责制,以实际病例为引导,学习并提高内、外、妇、儿等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员具备常见健康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常见疾病的防治能力, 获得胜任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并轨实施成人学历教育,在内容上统筹考虑毕业后教育与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的标准与要求,在方法上注重将理论学习与临床轮转密切结合,突出助理全科医师执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培养,同时保障学历教育的水平。

三、项目创新点

(一)以“一体化设计”促进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无缝衔接

遵循高等医学教育的规律,准确把握在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不同的目标与要求,将2年的毕业后教育与已经完成的3年在校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考虑学员在校教育期间已经奠定的基础和获得的基本学习能力,将毕业后教育的重点定位在系统训练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强化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通过一体化设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与脱节,促进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无缝衔接。

(二)以“三位一体”的基地体系保障三阶段培训内容的融会贯通

理论培训、临床轮转、基层实践三阶段培养内容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够运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诊疗原则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实践的助理全科医师”目标的基础。建立起理论基地、临床基地与基层基地三位一体的基地体系和医院带社区的培养基地联合体,为三阶段培养内容的融会贯通提供了保障。

(三) 以“一对一带教”保证独立工作能力的真正提升

在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过程中,由指定的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带教”指导,使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得到切实锻炼,促使学员全面掌握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并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提升学员的综合服务能力,为今后独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累实际经验。

(四)以贯穿全程的针对性课程培养全科理念与职业素养

在为期2年的毕业后教育过程中,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与讲座,加强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培养全科医生职业理念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与职业素养。课程与讲座的内容紧紧围绕全科医生在基层社区执业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并根据内容的针对性将课程分别安排在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阶段,穿插于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过程中,使课程内容与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有机结合,起到提升临床轮转的实际效果和指导基层实践的作用,达到培养全科理念与职业素养的目标。

(五) 以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并轨实施改善基层队伍的学历结构

针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对学历提升的迫切需求,将学历教育的内容融入规范化培训过程之中,不仅完成培训内容,同时达到学历教育的水平。这一并轨实施的创新举措,将切实改善基层队伍的学历结构,不仅为基层培养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同时也为工作在基层的医学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提高的途径,为基层人员今后的职业发展铺设了一条顺畅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EB/OL].http:///zwgk/2011-07/07/content_ 1901099.Html.

[2]卫生部,教育部.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EB/OL].http:// /qjjys/s3593/201209/6f495e57aaaa4f1886fffff15de2e7 1f.shtml.

【责任编辑:李养正】

推荐访问:高素质 医师 全科 基层 培养

本文标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助理全科医师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29/26944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助理全科医师》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