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感悟朝圣之路

发布时间:2023-07-07 17:18:04 | 来源:网友投稿

笔者多年徒步考察世界各地的古道,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朝拜线路非常感兴趣。2015年开始,我的重点就放在基督教中前往梵蒂冈、耶路撒冷、圣地亚哥三地的朝圣之路上,其中最著名的,是199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圣地亚哥之路。

漫长旅途上的星光

很多人了解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是从一部叫做《朝圣之路》(The Way)的电影开始的。影片中,主人公汤姆为纪念逝去的儿子,毅然踏上前往圣地亚哥的将近800公里的徒步征程,与三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性格、不同目的的行者结伴,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并希图通过行走重新在世俗的世界里得到心灵的慰藉。这个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也吸引了更多的人踏上这段著名的宗教之路,甚至不惜为此花费巨资。

看这部电影时,我注意到,片中三个徒步者踏上这条漫长的朝圣之路的目的,其实都不是因为宗教。后来我在行走其中200多公里主要段落时也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者,即使是那些日夜兼程、决心走完将近800公里艰辛道路的人,也很少是因为宗教原因才上路的。

现实中,一些能够坚守自己本真特点的文化线路和景观,不需要过分渲染,弥久醇香,稍加推介,就可能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世界级品牌。而很多纯粹是人为炒作、搞得不伦不类的所谓著名景区,迟早会被世人厌弃。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沿袭的一些有趣规定,也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仔细分析,整条线路的设计推广,或者说整套识别体系,虽然古老,但是至今毫不过时,且行之有效。比如,多年前,朝圣者从家乡结队而行,标准服饰为披风、乞丐包裹、拐杖、葫芦和大檐帽,归乡时,他们要带回一个或几个贝壳,证明自己确曾到达圣地亚哥,如今,线路沿途设有黄色的贝壳路标为徒步者指引方向,相关的教堂、餐厅等都有贝壳作为标记;在路线起点的朝圣者办公室可以领取一本朝圣之路的“护照”,沿途每到一个相关的食宿地点就可以盖上一个特色纪念章,走完相关里程,憑借这些图章,可以在线路终点换取一份朝圣证书;与护照一同免费发放的,还有一个真的贝壳,可以挂在包上,或者系在手杖上。

于细微处见功夫。据说,9世纪,一个西班牙牧羊人在星星的指导下找到了耶稣使徒的棺椁,并被罗马的大主教确认,从此开始了天主教信徒们徒步前往圣地亚哥朝圣的历史。当下,这套识别系统也成为新的朝圣者们路途上的星光,指引他们前行。

但丁:“去过或者即将前往圣地亚哥的人,才是真正的朝圣者。”

歌德:“欧洲,就诞生在通往圣地亚哥的路上。”

不平凡的旅程

在欧洲,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名字,和梵蒂冈、耶路撒冷一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它到今天也只是一个人口不到10万的弹丸小城,但因为传说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圣雅各布于耶路撒冷殉教后,人们把他的尸骨运回西班牙,将灵柩放在了圣地亚哥,使这座小城成为天主教三大圣城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中世纪时它也被人们视为“世界的尽头”。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战乱不断以及十字军东征等原因,欧洲人很难前往耶路撒冷或是罗马朝圣,罗马教皇、圣地亚哥当地基督教会以及欧洲各国国王共同决策,为教徒们开辟了一条前往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以便让他们达到忏悔和赎罪的目的。从12世纪开始,整个欧洲的朝圣者源源不断地来到西班牙。

1993年,圣地亚哥朝圣线路作为一条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被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它也被欧洲议会定为第一条欧洲文化旅行路线。如今,因为整条线路结合了自然风光、历史和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十大徒步线路之一。

欧洲各地有好几条以圣地亚哥为终点的朝圣之路,最著名的是“法国之路”“北方之路”和“白银之路”。其中,“白银之路”路途漫长,“北方之路”美丽但崎岖难行,“法国之路”最为古老,也最具影响力。

“法国之路”的起点,在法国西南部的圣让-皮耶德波尔小镇(Saint-jean-pied-de-port),这里距离西班牙仅有数里,被比利牛斯山环抱着,玫瑰色砂岩铺砌的小巷,红色木筋墙的巴斯克式房屋,结构坚固的城堡,以及水流不息的尼夫河,吸引着游客,也吸引着朝圣者,让他们流连忘返。

当地修道院流传着一首13世纪的诗歌,描述了通往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这里的门向所有人敞开,不论是强健的还是多病的,不论是天主教徒还是非信徒,不论是犹太人还是流浪汉。”但是,徒步者离开小镇上的温柔乡之后,第一天就会面临朝圣之路中最困难的部分——将近20公里的上山之路,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让很多信心满满的行者也感觉沮丧;而下山的路又崎岖不平,真正是“心灵上天堂,身体下地狱”。

徒步过程中,每天路过的城镇都让人难忘,尤其是西班牙纳瓦拉省的潘普洛纳,它从10世纪到16世纪初期是纳瓦拉王国的首都,海明威在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中描述了当地疯狂的奔牛节,使得潘普洛纳广为人知。这个特殊节日充分体现了西班牙人的热情奔放,800米的街道上,成千上万勇敢的人在6头愤怒的公牛前面狂奔,惹得场边护栏后面旁观的人激动不已。虽然奔牛节备受争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多次建议西班牙相关组织停止举办比赛,但是这张“城市名片”已经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

之后的路途中,每翻过一座山,越过一道岭,都可能有惊喜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相伴前行,大家都敞开胸怀,热情交流。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西班牙最负盛名的红酒产区——里奥哈,据说此地2000多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著名的坦普拉尼罗品种葡萄,生长在北方凉爽湿润的大西洋气候与南方炎热干燥的气候之间,成熟后被酿成上等葡萄酒,搭配当地的招牌小吃——黄油煎蘑菇,别有一番滋味。

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也自成一景,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憨态可掬的孩子,大家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差别很大,但是像亲人一样互相关心、互相鼓励,这种状态,和大家千里迢迢要去寻找的那个目标和谐统一。

这条朝圣之路,有时间和毅力的话可以走完全程,时间有限、体能一般也可以只走其中一段,按照规定,徒步100公里以上,骑车或骑马200公里以上,可以得到一份官方颁发的拉丁语朝圣证书。

能够走到终点,是对朝圣者心灵最好的奖励。距离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还有数里时,听到空中有仙乐飘飘,开始以为是幻觉,后来才知道,那是城中远远传来的欢庆音乐。圣地亚哥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的首府,有保存完好的老城区和外观美丽的主教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是西班牙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大多数朝圣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教堂附近的朝圣者办公室,用护照上无数的印章换取朝圣证书。事实上,到达圣地亚哥后,还可以选择继续向西,走到一个名叫“菲尼斯戴”的海滨小鎮,据说那里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人心目中的“世界尽头”,朝圣之路的零公里路碑也在那里。

Tips

关于古道的思考

古道经济

“法国之路”是世界上发展“古道经济”最为成功的一个范例,沿途共有107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每一个都像珍珠一样熠熠生辉;虽然整条线路大都位于乡村地带,但饮食、住宿服务网络常年被络绎不绝的徒步者充斥,旅游经济非常发达。

传承千年的标识系统

朝圣之路上,刻有贝壳的道路标识有近千年的传统,已经成为古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制作以及保护措施,非常值得借鉴。

古道撷珍

教堂

“朝圣之路”上最美的建筑,是始建于1078年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它代表着罗马式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沿途的其他教堂亦各具特色。

民居

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可以看到很多保存良好的当地传统民居,无论建筑结构还是背后的文化,都值得深入了解。

古道美食

红酒

圣地亚哥之路也被不少旅行者称为“红酒朝圣之路”,这一点也不夸张,这条路从西班牙和法国边境开始,一直到大西洋岸边,贯穿了西班牙最好的红酒产区,各具特色,价格低廉。

海鲜

西班牙的海鲜别具特色,尤其八爪鱼不可错过。人在路上,几盘海鲜,一瓶美酒,不亦乐乎。

古道徒步路线

“法国之路”(Camino France)是以圣地亚哥为终点的朝圣之路中最知名、最成熟,同时难度也比较小的一条路线,从法国的圣让-皮耶德波尔小镇出发,最后到达西班牙的圣地亚哥,走完全程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另一条路线“北方之路”(图中东西走向浅绿色的路线)则沿西班牙北部海岸线到达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推荐访问:之路 朝圣 感悟

本文标题:感悟朝圣之路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7/27225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感悟朝圣之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