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探讨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22 10:00:11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教学设计是教师结合教学艺术原理、教学理论,为落实某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对教学组织方式、内容、目标、需求、方法进行精细的策划.本文结合微课的特点,对物理微课教学设计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为例,对物理微课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物理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案例

一、引入

纵观近年来全国微课教学大赛的视频资源可以发现,较多微课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对象不清、内容呈现混乱、华而不实等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没有对微课进行精准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微课不是对传统课堂实录视频的机械化分割,而应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微视频资源.在微课制作之前,应对微课的学习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情境等进行精心优化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才能制作出优质的微课.因此,微课教学设计是开展微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一节好的微课是在优秀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物理微课设计的基本环节

微课教学设计是在整合教学目标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实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以及教师自己的特质分别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按照一定的教学时间,将上述因素综合考虑,设计出一个高效的教学活动顺序.一节微课设计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课的内容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各个环节的处理是否耳目一新、是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是否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等等.具体设计环节主要有:

1.学生学情分析

无论是微课设计还是传统教学设计,学生是主体部分,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现实要求.通常有三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设计有的放矢.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不仅要分析教材内容,还要分析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建议及教学要求,只有充分分析教学内容才能确定微课设计的要点.首先,微课内容的选取要合理;其次,微课内容要精炼,紧凑,逻辑清晰,避免不相关的内容;最后,微课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如,设计磁场概念微课时,可以先展示生活中的银行卡、门锁卡、饭卡等应用“磁”的实例,然后引入科学史: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的应用和产生历史,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3.教学目标设计

微课由于时间短、内容精,故教学目标设计不能求多、求全,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且应单一、具体、明确.例如,电阻概念的微课教学目标:知道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目标明确“阻碍作用”,后面的设计就应该想办法让学生理解如何“阻碍”,只要学生通过该节微课理解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达到目标要求.

4.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顺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式的确定等,所采用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

第一,知识讲解情景化

各知识点的讲解贯穿于情景之中,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降低知识难度.

第二,知识讲解问题化

将陈述变为设问、疑问,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知识讲解案例化

根据真实案例,将知识点的讲解贯穿于案例故事之中.创设真实情景,体现出物理源于生活.

5.教学过程设计

微课过程设计不求全,只求精、短,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如辅助型微课,教学内容完全服务于教师上课需求,这时微课内容可以是单独的情景再现,也可以是整个实验探究的其中一个环节.例如,进行比热容概念微课教学设计时,比较同质量的水与食用油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即可.

6.教学时间设计

对微课内容设计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时间预设,以 6分钟的微课视频为例,片头信息一般控制在 20 秒以内,一般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知识主体讲解部分围绕核心问题占据整个视频90%左右的时间,即大于5分钟,力求做到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总结部分控制在 30 秒以内,总结、归纳时要扼中要害.

三、微课设计案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本节是声现象的入门和本章学习的基础.课标要求: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传播的条件.根据课标要求,本节的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难点:真空中不能传声.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声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化知识的水平.对声音的产生可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的方法得出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此外通过例举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巩固知识突出重点;对于声音的传播可采用实验,引导学生推理总结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突破教学难点.

3.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提问-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物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科思维,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策略

本节微课主要以“提问-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物理学习过程展开,通过设问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的思路跟上老師的教学进程,然后利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微课中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接着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给学生方法和思维.最后提出总结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巩固所学内容.

5.微课教学设计

(1)教学课件的设计

教学课件以PPT为载体,采用图片、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综合型课件,按照“提问-猜想-实验-结论”的思路分为四个板块,使得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清晰明了.

(2)教学实验的设计

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怎样通过实验表现物体发出声音时产生了振动和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成为实验的关键.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①触摸自己的喉部

请同学们将手放在喉头的位置,当你说话和不说话时,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让学生亲自对比体验.

②音叉发声振动

在音叉没有发声的时候,将它与悬挂的乒乓球接触,乒乓球静止不动;然后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再与乒乓球接触,可以看到乒乓球被弹起.前后对比,说明音叉振动发声.

③鼓发声产生振动

在鼓面上放一些绿豆,当鼓不发声时,绿豆在鼓面上静止不动;当敲击鼓面发声的同时,鼓面上的绿豆也随着跳动,说明鼓在发声的时候,产生了振动.

④吉他发声时琴弦在振动

当我们拨动琴弦的时候,吉他发出了声音,此时可见琴弦在振动.

⑤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在振动

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放少量绿豆,当播放音乐时,纸盆上的绿豆跳动起来,说明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在振动.

⑥真空罩中的闹钟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中,并抽走其中的空气,听到闹钟声会越来越小,当把空气抽净后就听不到声音;再将真空罩的阀门打开,空气进入后,听到闹钟声会越来越大.对比实验充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音频文件设置情景,引入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提出问题:“这些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产生后如何传播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③启发:学生体验.

④分析:结合自己的体验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猜想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⑤验证:操作已经设计好的四个实验,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对比实验现象.

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⑦总结.

四、微课设计注意事项

1.微课设计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经验水平提升到科学概念水平.

2.微课并不是“秀技术”和“秀美貌”,应重视“内容为主”的本质.

3.注意每个环节尽量设计出新的亮点,体现创意.

4.注重资料收集.物理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因此对合适的图片资料、题材新颖且清晰的视频资料等需求很大,需要教师平时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4):36-42

[2] 徐鹤松物理“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旬),2013(9):294

[3]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推荐访问:课教学 探讨 物理 初中 实践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探讨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2/27738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探讨与实践》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