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信息技术评课稿10篇

发布时间:2023-10-28 14:42:04 | 来源:网友投稿

信息技术评课稿各位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向老师和鼓楼区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的全体成员欢迎大家来到虹桥小学参加本次活动。受向老师和中心组老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评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评课稿10篇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1

各位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向老师和鼓楼区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的全体成员欢迎大家来到虹桥小学参加本次活动。受向老师和中心组老师的委托,我很荣幸地随向老师一起参加了xx敏洁老师的教学设计活动。为了顺利完成本次开课任务,xx老师很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也一同参与了xx老师的从试教到正式上课的全过程,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情况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意义的启发。

一、清晰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属于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的内容,该课的特点是操作环节多素材要求大,对老师的系统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x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复杂的内容中整理出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将整个课文连为一体,并且主要内容层层递进,亦步亦趋,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使课堂呈现出了既轻松活泼,却又掌控得当的局面。我做了一些观察,在我附近的孩子她们在自己操作时兴趣盎然,不时的露出胜利的笑容,但一旦xx老师开始教授下一个环节时,孩子们立刻将视线转向了老师,眼睛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不用老师任何的催促,学生们已经进入了"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显然,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归功于缜密的教学设计。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训练有素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表现出了对创新能力的极大关注,要求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学习,要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建构主义的现代化课堂转变。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中,怎样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向老师曾经一再强调过,我们要学会利用好我们的课本,让孩子真正学会看书。

在xx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xx老师的学生们不但会看书,而且看得很好很认真。有的孩子还动手在书上做了各种各样得标记,以记下自己得心得体会。这种良好得看书习惯决非一日之功,从孩子们自然得看书习惯中,我们能够发现不但是这节课孩子们在看书,以前得课上她们也会看,这是xx老师长期训练得结果,也成为课堂上得一个亮点。

三、富有情趣的组织结构

在本节课上,xx老师将时尚的DIY引入了课堂,让孩子们有了探究的需要。这样的任务驱动在本课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围绕DIY的主题,在不断的探究,不但促进了孩子们对于未知事务的探索情感,也与生活实际较为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的俞教于乐的形式,会给孩子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

四、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这节课上,我们作为听课的老师,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愉快的课堂气氛: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并且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也肯定了别人。作为几岁的孩子,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这里,xx老师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五、准确的教师定位

在整节课中,我们的教师都不是在做个说教者,没有刻意的去进行任何知识的讲授,而是借用书本和孩子的探索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可以说,xx老师在本节课中不再是一名导演,而是剧中的一个组织者,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很好的发挥了教师引导的作用。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2

高老师上的是中学信息技术flash动画中《文字变形》一课,是通过制作神奇的文字变形动画,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达到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丽之处:

一、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本节课有三个教学目的:一是掌握flash动画背景颜色的设置,二是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三是学会导出flash影片。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成三个部分进行教学,每一部分完成一个教学目的。从时间的安排上来看,第二部分内容老师安排了较多的时间,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

二、从教学方法来看:高老师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前面已经讲过本课要实现三个教学目的,高老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将本课分成三个任务进行教学,每个任务完成一个教学目的。老师给将本课的内容分成每一个任务学生让进行探索、演示汇报,教师进行大面积的巡视指导,在操作中,掌握本课知识。

三、从教学效果看:高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都能关注到全体学生,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本课结束,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文字变形动画。而且本课与前一课联系很大,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上节课的知识要点的“形状动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从本课来看,学生上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牢。才使得本节课能够顺利进行。

这节课我认为也存在些许不足,以下是我这堂课的一点看法:

一、课堂分组,小组合作学习不够明显,小组长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上尤其是上机操作中,学生们只知道自己独立操作,同伴之间缺少一种合作交流,使合作学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整节课单独辅导比较多,显得比较累,也没有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长的积极性与作用也没有能充分调动起来。

二、教师课堂上对学生作品评价以及课文总结性评价不够。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也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评价的好坏将直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课堂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听了高老师这节课,我认为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都过于简单,或者说是很少评价。

三、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看书。高老师在教学文字变形动画之前,让学生自己看书,按照书上的步骤尝试着做。我看了好几个学生,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动手做,主要是学生不会看书。我将操作步骤给理顺了一下,让坐我隔壁那一组学生进行操作,他们很快就做出来。如果在学生看完书后,老师能够及时进行指导,讲解,并将步骤理一下,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做一些。

我认为这节课尽管存在着某些不足,但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以及环节的把握和学生兴趣的调动上来讲都不失为一节精彩的课。但信息技术课起步较晚,没有一个特定的上课模式,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怎样去设计、实施、评价以及怎样真正从走向信息技术课到走进信息技术课。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评课结束,借此机会谈点自己的想法:

从几次的教研的活动来看,我校微机室的硬件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在我看来,存在两种情况,其一缺少了一套多媒体控制系统。微机室里机器较多,人员较多,噪音也多,教师在课堂上讲话学生不易听清,课堂就更加混乱,如果配备了音响设备,课堂纪律相对来说要容易掌控一些。其次,教师演示如果通过多媒体控制软件,控制学生机器,让学生从学生机上进行观看,效果会差很多。首先,颜色会失真,再有,传输速度不快,导致学生机屏幕要慢一些,动画不流畅。如果将教师机屏幕投到大屏幕上,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第二、信息技术课起步较晚,参考的资料较少,上课经验不足,课堂模式单一[]。教学竞赛搞了好几年,我们微机组都是我听高老师的课,高老师听我的课。对彼此上课模式已经很熟悉。我想以后搞教研活动,是不是能够走出学校,多去听一听其它学校老师是如何把握教材,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仅在小范围内搞这种教研活动,无异于闭门造车,对我们帮助不大。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3

今天我们学习了刘老师的《用事实说话—表格数据加工与数理统计》一课,使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对这节课作一些简单的点评。

一、教学目标内容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一是使学生了解数据统计的一般过程,二是学会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他没有盲从课本,而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通过即时调查获得到班级上网情况调查数据,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由于这些数据来自学生实际,所以这样精心设计的教学范例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有很强的独创性,学生新鲜感强,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虽然教学容量较大,但时间紧凑,分配合理,学生活动还是比较充分的。

2、刘老师一开始用“xxxx年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引入新课,在调查报告时“通过我对…的了解,我觉得…”到“通过数据统计,我发现…”的转变,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性,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转变为理性,从而帮助学生生成学习数理统计动机,这样的导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3、在介绍分类汇总时候,由于数据来源生动真实,与自已相关,学生兴趣很高,在评价自已的统计数据时,学生思维明显活跃,而且在分析过程中,不时传来其他同学的认同的笑声,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也作了充分的肯定,师生之间交流充分,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培养了师生感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刘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任务驱动、学生引领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通过现场即时采集数据,然后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地学习,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

四、教学素养

刘老师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态自然,举止从容,显示出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刘老师能够尝试将Excel抽象至一般的数理统计分析工具,再将数理统计与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并深深体验到数理统计之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最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4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4)课堂训练。

A、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B、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5)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6)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1)热爱祖国、忧国忧民。(2)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3)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1)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2)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5

一、导入:

打开记事本解决三个问题:

1、打入新浪网网址

2、打入网易免费邮箱地址

3、打入

二、课题: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探秘——学生自己看课本内容

(2)电子邮件地址

三部分构成说明,特别强调@的意思。

三、亲身体验:

1、有邮箱的学生自己给自己发一个邮件并收邮件。

2、没有邮箱的看老师示范。教师示范2个不同邮箱的申请:163和sina

3、看网页《一分钟破案的推理故事》,然后把答案发给老师。

四、课堂小结

王老师的这节课,上得比较实,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找准切入点。一开始就给学生动手操练的机会——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打入新浪网网址、网易免费邮箱地址,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电子邮件地址的讲解可谓是通俗易懂,教师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解释电子邮件地址。特别解释了@的含义,即“在”的意思。

王思洁老师设计的亲身体验环节,非常具有趣味性,让学生浏览网页《一分钟破案的推理故事》然后把答案发给老师,这种巧妙的课堂设计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致。而且,在教学中能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体现分类教学的教育思想。同时,在教学中还能注重知识的拓展。

由于教师比较巧妙的教学设计,整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教学中,虽顾及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但后进生的教学任务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教学时间较仓促,最好能讲讲电子邮件的网络道德。

1、用写3个问题导入课题,给了学生一个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用“谁住在哪里”来比喻电子邮箱地址很通俗易懂。

3、让有邮箱的学生自己给自己发一个邮件并收邮件,体验了收和发邮件。然后教师对申请邮箱作了较详细的示范,这顾及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了面向全体,分类教学的教育思想。在示范中,老师讲了2个不同邮箱的申请,也提到了qq邮箱,扩展了学生知识面。

4、在课堂任务设计中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收发邮件,然后给老师发邮件,给了学生较多的实践机会。

5、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独到的方法,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直到最后向老师报告破案的结果使这种积极性达到高潮。

总之,本课设计精到,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各类学生均有所获。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6

教案摘要: 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②信息录入③信息加工④信息输出⑤信息存储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②基于

3.1信息加工概述

一、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四、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把书翻到第40页,看一下开头的这则故事,引出信息的加工。

1、 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①、避免真假混杂

②、有效地使用

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

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总结:本节主要讲了信息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内柔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7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4)课堂训练。

A、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B、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5)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6)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1)热爱祖国、忧国忧民。(2)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3)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1)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2)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8

高老师上的是中学信息技术flash动画中《文字变形》一课,是通过制作神奇的文字变形动画,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达到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丽之处:

一、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本节课有三个教学目的:一是掌握flash动画背景颜色的设置,二是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三是学会导出flash影片。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成三个部分进行教学,每一部分完成一个教学目的。从时间的安排上来看,第二部分内容老师安排了较多的时间,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

二、从教学方法来看:高老师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前面已经讲过本课要实现三个教学目的,高老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将本课分成三个任务进行教学,每个任务完成一个教学目的。老师给将本课的内容分成每一个任务学生让进行探索、演示汇报,教师进行大面积的巡视指导,在操作中,掌握本课知识。

三、从教学效果看:高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都能关注到全体学生,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本课结束,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文字变形动画。而且本课与前一课联系很大,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上节课的知识要点的“形状动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从本课来看,学生上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牢。才使得本节课能够顺利进行。

这节课我认为也存在些许不足,以下是我这堂课的一点看法:

一、课堂分组,小组合作学习不够明显,小组长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上尤其是上机操作中,学生们只知道自己独立操作,同伴之间缺少一种合作交流,使合作学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整节课单独辅导比较多,显得比较累,也没有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长的积极性与作用也没有能充分调动起来。

二、教师课堂上对学生作品评价以及课文总结性评价不够。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也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评价的好坏将直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课堂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听了高老师这节课,我认为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都过于简单,或者说是很少评价。

三、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看书。高老师在教学文字变形动画之前,让学生自己看书,按照书上的步骤尝试着做。我看了好几个学生,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动手做,主要是学生不会看书。我将操作步骤给理顺了一下,让坐我隔壁那一组学生进行操作,他们很快就做出来。如果在学生看完书后,老师能够及时进行指导,讲解,并将步骤理一下,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做一些。

我认为这节课尽管存在着某些不足,但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以及环节的把握和学生兴趣的调动上来讲都不失为一节精彩的课。但信息技术课起步较晚,没有一个特定的上课模式,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怎样去设计、实施、评价以及怎样真正从走向信息技术课到走进信息技术课。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评课结束,借此机会谈点自己的想法:

从几次的教研的活动来看,我校微机室的硬件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在我看来,存在两种情况,其一缺少了一套多媒体控制系统。微机室里机器较多,人员较多,噪音也多,教师在课堂上讲话学生不易听清,课堂就更加混乱,如果配备了音响设备,课堂纪律相对来说要容易掌控一些。其次,教师演示如果通过多媒体控制软件,控制学生机器,让学生从学生机上进行观看,效果会差很多。首先,颜色会失真,再有,传输速度不快,导致学生机屏幕要慢一些,动画不流畅。如果将教师机屏幕投到大屏幕上,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第二、信息技术课起步较晚,参考的资料较少,上课经验不足,课堂模式单一。教学竞赛搞了好几年,我们微机组都是我听高老师的课,高老师听我的课。对彼此上课模式已经很熟悉。我想以后搞教研活动,是不是能够走出学校,多去听一听其它学校老师是如何把握教材,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仅在小范围内搞这种教研活动,无异于闭门造车,对我们帮助不大。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9

教案摘要: 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②信息录入③信息加工④信息输出⑤信息存储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②基于

3.1信息加工概述

一、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四、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把书翻到第40页,看一下开头的这则故事,引出信息的加工。

1、 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①、避免真假混杂

②、有效地使用

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

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总结:本节主要讲了信息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内柔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10

一堂优质课,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语言、教学机智等各个方面来讲,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即便是再优秀的课还是有它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谈谈自己对这堂课的不同想法:

1、过于强化自己课堂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朱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谓完美,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做了严格的预设,相信他在课堂教学的执行中也严格地按照设计来开展的。但是正因为如些,学生们的课堂主体性才被他忽视了。如欣赏作品环节,老师明明指出了作品的问题,也让学生呆会儿修改,可是真的欣赏完成后,朱老师没有再留丝毫时间让学生去修改,而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流程,先保存了作品,而后问了学生:“海报做完了,是不是就完成了?”自然过渡到发布作品环节,再老师演示了发布方法后,布置了学生“保存、上传并评价”作品的环节。没有在学生再一次操作时提到让学生适当修改自己的作品,略显遗憾。

2、本节课的设计堪称完美,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这样一堂课下来,掌握画图中文字输入的方法及要点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多高?我们透过华丽的外表,来看看学生们的操作,其实有部分学生也许这一堂课中关于这项技能没有学到多少,因为学生较多,操作过程中有问题的一定也不少,可是朱老师仅采取教师个别指导显然是不够的,是不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采取“动口不动手”的帮助原则进行助呢?也许,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在评价环节,这种网上评价的方式很好,但是三年级的学生评价还不够客观,图显不公平。是不是可以思索一下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小组评等,让评价更为客观。

3、一瓶水,是否有作秀的嫌疑?最后朱老师拿出了一瓶水,问怎么分,当有学生说到“把它捐成灾区”时响起了鼓掌声,这里是不是有作秀的嫌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个人觉得有点过了,结尾平淡点,与前面有个呼应,稍微升华一下就够了。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评课 信息技术评课稿一等奖 信息技术评课稿万能模板 信息技术评课稿范文 信息技术评课稿范文小学 信息技术评课稿万能模板范文 信息技术评课稿标题 信息技术评课稿怎么写 信息技术评课稿万能模板怎么写 信息技术评课稿万能模板图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评课稿10篇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1028/31240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信息技术评课稿10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