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考试 >

谈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代诗词教学

发布时间:2023-06-22 10:54:01 | 来源:网友投稿

现今通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每册中均选有古代诗词。这些诗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和文史教育的好机会。

一、以诗载道——生动形象的德育教材

“诗言志”“诗缘情”,初中课本中的古代诗词所“言”之“志”、所“缘”之“情”,可以说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思想精华,它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生活哲理,又被教材编排者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加以衡量、筛选、归纳。因而,这些诗词蕴含着丰富而良好的生活哲理和道德的因素,有着极高的思想价值。通过对这些诗词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古代诗词尤其注重讲“美”“刺”。《卖炭翁》、《伤田家》、《泊秦淮》、《朝天子·咏喇叭》等诗词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和罪恶,表现了作者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谴责和痛恨。讲读这些诗词,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辩证规律。透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类吟咏古代沧桑的诗词,可以使青少年了解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陈代谢”初步认识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部分人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今天,唐诗中“千山鸟飞绝”“月出惊山鸟”的飘逸、幽隐,宋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清高、洒脱,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莘莘学子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教会他们正确的对待金钱冲击下的种种社会现象;“不见连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这类积极“入世”的诗歌,又可以使用来教导青少年在“入世”之时,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在社会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优秀世人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民族气节,浓郁的忧患意识,深刻的人生体验……并一定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争做一名合格的跨世纪青年学生。

二、如画如葩——极富魅力的美育教材

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古诗词“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正好可以用来进行美育教学。

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词可以使学生们超越时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异地异时的自然美景。《无衣》这类群情激昂的诗歌则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美有一定的认识。研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生们可以领略到绘画艺术及语言巧妙构思之美。《江南》一类诗歌的反复咏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和谐的韵律美,鲜明的节奏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典故使中国文字锻炼美尽出矣。

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还可以初步涉猎到一些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王之涣的《凉州词》与志南和尚的《绝句》的比较分析,姚鼐提出的“阳刚美”“阴柔美”可略见一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所表现出的意境,正是王国维“境界说”中的所谓“小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的“无我之境”,也正是王国维推崇的理想之境界……让学生较早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完一生的生活之路,学习任何一门科学技术,从事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事业,都会有难以估量的特殊意义。

三、以诗代史—极好的文史教育资料

在文学理论中,人们常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称之为“史诗”和“诗史”,如有人称《红楼梦》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史诗”,把杜甫诗歌称之为“诗史”,这虽然指《红楼梦》、杜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何尝不包含着中国历来都把“诗”和“史”结合在一起的看法呢?在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像成人那样“以史论史”或“以论代史”。初中语文课本按照历史顺序,每学期都选有古代诗词的名篇,它恰如一副导游图,先给学生们以文化史、诗歌史、文学史的框架,再以各时期的诗歌充实其间血肉。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再对作家的生平、生活环境、风格流派等加以简单介绍,这样,发展、完善后的古代诗词教学,无疑就是一小部中国古代文化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漫游了绮丽多姿的祖国诗廊后,“文化史”“文学史”“诗歌史 ”的概念及轮廓就可以由此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综上所述,“不学诗,无以言”,古代诗词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但诗歌教学不是政治教育课,也不是纯粹的消遣,更不是文史知识的简单识记。在教学中,我们当把这三者有机、灵活的结合起来,既要避免片面性,也不能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从祖国诗词宝库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杨秀梅,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湖中学)

推荐访问:课本 诗词 初中语文 古代 教学

本文标题:谈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代诗词教学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jiaoxuekaoshi/2023/0622/26694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谈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代诗词教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